自评报告综述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1、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市场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市场监督管理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草案,组织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食品安全战略、标准化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拟订并组织实施有关规划,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负责市场主体统一登记注册。负责全市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和共享机制,依法公示和共享有关信息,加强信用监管,推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
3、负责权限范围内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特种设备、计量器具的许可管理。负责权限内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的行政许可。负责权限内药品流通环节的行政许可。负责权限内医疗器械备案及医疗器械经营环节的行政许可。负责权限内特种设备、计量器具的行政许可及备案工作。
4、负责组织和指导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指导全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整合和建设,推动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组织查处重大违法案件。规范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为。
5、根据上级委托负责反垄断工作。统筹推进竞争政策实施,组织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根据委托依法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根据委托负责承担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反垄断执法工作。
6、负责监督管理市场秩序。依法监督管理市场交易、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行为。组织指导查处价格收费违法违规、不正当竞争、违法直销、传销、侵犯商标专利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行为。指导广告业的发展,监督管理广告活动。指导依法查处无照生产经营和相关无证生产经营行为。
7、负责宏观质量管理。拟订并组织实施质量强市发展的制度措施,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较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组织较大产品质量事故调查,贯彻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监督管理产品防伪工作。
8、负责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管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全市监督抽查工作,落实质量分级制度、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负责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负责纤维质量监督工作。
9、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综合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督工作,监督检查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和锅炉环境保护标准的执行情况。按规定权限组织调查处理特种设备事故并进行统计分析。
10、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有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组织指导较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重要信息直报制度。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
11、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建立覆盖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并组织实施,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推动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的机制,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核查处置和风险预警、风险交流工作。组织实施特殊食品监督管理。负责食盐专营管理和食盐安全监督管理。
12、负责统一管理计量工作。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依职责管理计量器具及量值传递和比对工作。规范、监督商品量和市场计量行为。
13、负责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指导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依据法定职责,对标准的制定进行指导监督,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推行采用国际标准。
14、负责统一管理检验检测工作。规范检验检测市场,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指导协调检验检测行业发展。
15、负责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市认证认可工作。依法监督管理全市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有关活动。
16、负责市场监督管理、知识产权领域科技和信息化建设、新闻宣传、对外交流与合作。按规定承担技术性贸易措施有关工作。
17、负责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组织制定实施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的政策措施。负责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统筹协调涉外知识产权有关事宜。
18、负责保护知识产权。落实严格保护商标、专利、原产地地理标志等相关工作,负责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组织指导商标、专利执法工作。
19、负责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按权限负责商标、专利和原产地地理标志的管理,开展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评议工作,规范知识产权交易和无形资产评估,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
20、负责组织开展有关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查处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指导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受理、处理和网络体系建设等工作,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21、负责职责范围内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的质量管理。监督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标准和分类管理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督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监督实施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监督实施化妆品经营、使用卫生标准和技术规范。
22、负责职责范围内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上市后风险管理。指导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和处置工作。依法承担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23、负责组织实施职责范围内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督检查。制定检查制度,依法查处药品零售、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经营环节违法行为,以及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环节违法行为。依职责组织指导查处其他环节违法行为。
24、负责市委组织部门安排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的党建工作,指导全市相关工作。
25、完成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
祁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属财政全额拨款的正科级单位,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人事股、科技和财务股、政策法规股、行政审批股、信用监督管理股、网络交易监督管理股、广告监督管理股、消费者权益保护股(投诉举报办公室)、质量发展与安全管理股、食品安全协调股、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股、食品流通安全监督管理股、特殊食品安全及化妆品监督管理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股(安全生产办公室)、计量股、标准化与认证认可监督管理股、药品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股、知识产权、监督管理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办公室共21个职能股室、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分局(规范直销与打击传销办公室、反垄断办公室)1个直属分局、市食品药品稽查大队等7个事业单位,下设浯溪、长虹、龙山、白水、黎家坪、文明铺、进宝塘、三口塘、潘市9个基层监督管理所。截至2024年底局机关共有人员编制322个,实有在职干部职工289人。
二、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2024年度本单位部门支出4852.57万元。包括:
(一)基本支出
基本支出4411.27万元,其中:1、人员经费3878.26万元,占基本支出87.92%。主要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补助、奖励金、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2、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533.01万元,占基本支出的12.08%。主要用于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等。
(二)项目支出
1.项目支出基本情况
2024年项目资金实际支出441.29万元,其中一是业务工作经费401.29元,用于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各项支出包括:开展食品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医疗器械企业监管、知识产权战略、星级所创建、基础能力建设、检验检测能力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产商品质量与风险监测、价格监督检查、打击传销、反不正当竞争、广告管理、工业企业产品定期检验、市场流通领域监管、网络市场监管、食品示范市创建等;二是本级专项资金食药品检测能力建设专项经费40万元,用于食品药品检测能力提高,保障食品药品市场安全。
2.项目资金安排和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在项目资金使用中各司其职,分级管理,规范使用资金,严肃财经纪律,从严控制资金使用,专项资金用于强化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确保各专项资金绩效指标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3.项目资金绩效情况分析
根据专项资金分配方案,我局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确保专项资金及时到位,执法办案取得实效。具体如下:市本级食品药品检测能力建设专项经费40万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完成2363批次,任务完成率为101.63%,其中合格2284批次,合格率为96.66%。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深化商事改革。推行便民举措,提高登记注册便利度,取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企业设立登记仅需1天,最短可在1个小时内办结。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证照合一”和市场主体准入“一业一照”“一照通”改革。截至11月28日,全市实有经营主体69811户,净增4081户,预期4374户,完成率93.30%。其中企业实有15217户,净增1501户,预期1450户,完成率103.5%,个转企178户,预期124户,完成率143.55%。
(二)强化公平审查。以打造全省公平竞争审查高水平样板为目标,不断完善审查机制。扎实开展专项清理工作,组织开展政策措施清理行动,各成员单位审查质量不断提高,能够做到“实时审查”,常态化开展县本级业务培训。
(三)夯实监管举措。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或接收双随机抽查任务212项,均已启动并完成,其中跨部门联合抽查任务138项,完成比例为65.09%。抽取检查人员862人,应检查对象1330个,已全部录入并公示检查结果,完成公示率达100%。市场主体年报常抓常好。2023年度企业、个体、农专年报率99.46%、99.85%、98.26%,企业年报非零值率99.25%。实施联合惩戒,规范信用修复,公示异常名录列入信息81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4户,协助人民法院公示股权冻结22条信息,系统修复异常名录信息46条、修复严重违法失信信息8条,引导34家企业完成处罚信息修复。
(四)筑牢安全防线。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以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为重点,通过公示投诉举报电话、公布反食品浪费典型案例、联合学校开展多种宣传活动,举办宣讲课10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清查学校食堂“三防”及餐饮具消毒设施,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93份,查处案件17起。配合制定供应商筛选标准与流程,督促明确食品安全总监,全市学校食堂包保督导率达100%,165所学校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建设,建立信用档案,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档案完善率100%。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完成2363批次,任务完成率为101.63%,其中合格2284批次,合格率为96.66%。严守药品安全底线。围绕药品安全风险管控主线,开展“年关守护行动”和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687家,医疗机构232家,下发责令改正151份,立案76起。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227家,发现重大安全隐患34处,已全部完成整改,立案37起。
(五)聚焦消费维权。积极做好消费维权宣传,组织开展以“激发消费活力”为主题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12315平台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044件,办结917件,办结率87.83%。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家用汽车及其产品销售服务企业、经营单用途预付卡超市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
(六)强化知识产权。专利申请与授权量稳步增长,专利授权量为19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9件,同比增长率123.08%。全市有效发明专利16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2件,高价值发明专利13件。新增商标注册622件,有效商标注册总量7402件。促成专利技术转让与许可合同37份,涉及金额210万元,查处知识产权侵权假冒案件11起。
(七)强化监管执法。持续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深入推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全局全年立案430件。开展春运票价检查,加强生活必需品、农资、医疗、教育收费价格监管检查力度,已检查医院15所,学校35所。加大价格举报投诉处理力度,受理举报投诉件235件,向执法大队移送案件线索5起。
四、绩效评价结论
我局结合单位实际,根据2024年度业务工作报告及2024年实际工作情况,开展绩效自评。对于上年度绩效评价结果提出的需要整改的情况,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在评价工作结束后,积极开展整改行动抓落实,对照问题清单,认真填写整改报告书,对问题切实改正,用制度的手段规范资金使用,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益,为下一次绩效评价工作做好准备。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责任有待加压。部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经营(使用)主体安全意识不强,未能按相关规定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安全监管形势不能掉以轻心。
2.保障投入有待加大。检验检测能力不足,技术支撑能力不强。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对多个项目不具备检定资质,送检增加了工作成本;部分检验验测设备已经老化,无力及时更新,检测数据失真。
六、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1.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紧紧围绕食品安全保障,组织开展好各类食品专项整治,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着力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通过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城乡结合部、农村存在的药品质量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提高个体诊所、村级卫生室的药品管理水平,确保不发生药品安全事故。
2.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巩固液化石油气瓶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加大对锅炉、电梯、起重机械安装现场的监察力度,打击借证、挂靠、超期未检等违法违规行为。
3.强化重点工业产品安全监管。重点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炮竹、电取暖器材及建材等重点工业产品加强质量安全抽查和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由于祁阳的人口和企业较多,涉及行业较广。要加强法治建设,做到依法行政,健全市场监管权责清单,落实案件内部审核机制,提升执法质量。市场监督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目前的市场监管专项经费已满足不了现有需求,建议上级加强市场监管方面的业务培训,加大对我局的资金帮扶,让市监工作更好的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