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报告综述
一、部门(单位)概况
(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Ⅰ)职能职责。
⑴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省、市关于退役军人思想政治、管理保障和安置优抚等工作政策法规,起草规范性文件草案,拟制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褒扬彰显退役军人为党、国家和人民牺牲奉献的精神风范和价值导向。
⑵负责全市军队转业干部、复员干部、离休退休干部、退役士兵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移交安置工作和自主择业、就业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
⑶组织指导全市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工作,协调扶持退役军人和随军随调家属就业创业。
⑷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退役军人的特殊保障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⑸组织协调落实全市移交地方的离休退休军人、符合条件的其他退役军人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住房保障工作,以及退役军人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待遇保障工作。
⑹组织指导全市伤病残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和抚恤工作,贯彻落实退役军人医疗、疗养、养老等机构的规划政策并指导实施。承担全市不适宜继续服役的伤病残军人相关工作。组织指导全市军供服务保障工作。
⑺组织和指导全市拥军优属工作。负责全市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军队文职人员和军属优待、抚恤等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国民党抗战老兵等有关人员优待政策并指导实施。
⑻负责全市烈士及退役军人荣誉奖励、军人公墓管理维护、纪念活动等工作,依法承担英雄烈士保护相关工作,审核拟列入全市重点保护单位的烈士纪念建筑物名录,总结表彰和宣扬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工作单位和个人先进典型事迹。
⑼指导并监督检查退役军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落实;开展全市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和有关人员的帮扶援助工作。
⑽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⑾职能转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应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集中统一、职责清晰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协调各方力量更好为军人军属服务,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褒扬彰显退役军人为党、国家和人民牺牲奉献的精神风范和价值导向,更好地为增强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做好组织保障。
(Ⅱ)机构设置。祁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人事股)、规划财务股(工会办)、信访法规股(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股、军休服务管理股、机关党建办)、拥军优抚股、移交安置和就业创业股。下属机构有: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军休所、光荣院。
(二)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等。
我单位2024年收到财政资金11661.49万元,年初结转结余0元,合计11661.4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1661.49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2024年全年实际支出11661.49万元,无结余。资金主要用于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待遇发放、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及养老医疗保险等、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管理教育、自主择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发放、军队移交政府离退休干部人员待遇发放、优抚对象医疗等。
二、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基本支出
我单位2024年基本支出11661.49万元。主要用于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待遇发放、军队移交政府离退休干部人员待遇发、优抚对象医疗及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及保险等支出。
(二)项目支出
1.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本单位2024年无项目安排,无投入。
2.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单位2024年无项目安排,无资金支出。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财务管理制度执行,资金实行先预算后使用的办法,在各项资金使用上做到了有分配方案,做到依法、依规、合理地安排和使用专项资金,根据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对专项资金的规定,我局从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资金安排、资金监督和管理、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制订资金管理制度,从资金申请、安排、拨付、审批、监管等多方面进行管理,以确保项目资金在健全、有序的管理制度下运行。
三、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加强和完善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集中统一、职责清晰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落实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以及军属的优待,落实抗战老兵以及伤残军人等的优待政策,开展烈士祭扫活动、节日慰问活动、生活座谈会等活动,营造出热爱部队、崇尚军人、敬重英雄的社会氛围,对困难的军人军属给予帮扶援助来提高群众拥军爱国的自觉性,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达到长治久安、经济发展的目的。2024年,我单位积极履职,强化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单位2024年度评价得分为97.35分。
(二)部门整体支出效益情况。
1、产出指标40分
(1)数量指标得18分。大学生入伍奖励人数实际完成率为100%,得3分;“两类”生活补助发放人员实际完成率100%,得3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人数实际完成率100%,得3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发放人数实际完成率100%,得2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发放完成率100%,得3分;“春节、八一慰问”年度慰问次数实际完成值率100%,得4分。
(2)质量指标得17分。“两类人员”生活补助发放比率100%,得3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拨付合规,得4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经费使用符合规定发放,得2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发放比率100%,得2分;大学生入伍士兵享受奖励比率98%,得3分;春节八一期间节前完成走访慰问优抚对象,得3分。
(3)时效指标5分。完成工作及时性,得5分。
2、效益指标28分
社会效益指标得28分。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成果转化,得6分;优抚对象家庭生活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得6分;对优抚对象权益的保障作用良好,得6分;促进军队稳定成果转化有效改善,得4分;大学生入伍家庭生活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得6分。
3、满意度指标10分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95%以上,得10分;主要原因:有部分抽查的优抚对象联系不上,未回答调查问卷内容。下一步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进行实地走访退役军人,进行常态化联系。
4、成本指标12分
经济成本指标得11.55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经费控制情况得3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经费控制情况得3分;大学生入伍士兵奖励金经费控制情况得2.55分;抚恤(优抚经费)预算控制情况得3分。
5、预算执行率10分
预算执行率77.98%,得7.8分。
四、绩效评价结论
本单位预决算编制程序合规,信息准确,动态调整及时,年初目标任务明确,专项预决算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目标绩效完成较好,资金管理制度健全,使用较为规范,制度执行较好,支出控制严格,支出范围合规,达到了预期目标。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合理。
2.对绩效评价工作的认识不够。
3.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1.建议加强政策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单位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财务人员的预算意识,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得支出的支出理念。
2.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核算。严格按照财政部颁布的《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核算。
3.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项目资金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