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站是国家级重点野外观测实验站,冬闲时节,这里的实验田还是绿油油的一片,科研工作者们仍然跟往常一样忙着采集数据,监测实验。
一大早,红壤站的实验田里开始热闹起来,长期从事红壤酸化机制与改良技术研究的蔡泽江团队正忙着采集土壤样本和气候数据,一天最多要来实验田三次。这块始于1990年的定位实验田,采取玉米和小麦轮作的方法,根据氮、磷、钾、有机肥12种不同比例用肥处理分划开来,纪录土壤数据变化,为粮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站副研究员蔡泽江告诉记者:“土壤酸化,PH值比较低的情况下,导致作物已经生长不出来了,这边长得比较好的作物呢,是我们有机肥处理,这个作物长得是非常好,这是直观的能看到的具体现象。经过近30年的监测,已经发现化肥在起初的阶段,三到五年的时候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三到五年之后,它慢慢地就反应一个减产现象,使用有机肥它能很好的维持土壤的质量,还有其他的养分得到了很好的提高,维持红壤的可持续利用。”
除了种麦子,一些冬闲田里还会种上油莱、紫英等作物过冬,为定位实验提供条件。从1975年开始,祁阳红壤站首次建立长期定位试验,目前持续时间超过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有6个,积累了土壤样品超过20000份,植株样品超过5000份,积累观测研究数据160万个。
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站高级农艺师高菊生说:“这个长期实验有什么优点呢?第一是可以回答短期实验不能回答的问题,第二是长期实验因为长期数据的积累为我们国家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绿肥实验,一个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再一个可以提高土壤的质量,为地方土壤改良,增产增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站始终聚焦南方200余万平方公里红壤大地农业农村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先后攻克南方红壤地区水稻"坐秋"、水稻缺锌"僵苗"、红壤酸化防治等重大难题。祁阳红壤实验站以长期定位监测平台为依托,联合南方6个典型省域近30年联网研究,明确了典型红壤区农田酸化时空演变特征,创建了酸化防治关键技术,并已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安徽六省累计示范和推广应用7327万亩,农作物平均增产64-120公斤每亩,累计新增纯收入8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