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白水镇3万余亩早稻进入病虫害防治关键期。在木梓村连片稻田中,农户们抢抓农时开展集中管护,通过镇村联动的“统防统治”模式,为粮食稳产筑牢防线。
走进木梓村,种粮大户刘春林正带领五六名农户穿梭在绿油油的稻田里。他们手持喷雾器,沿着田埂对早稻进行精准施药。今年白水镇早稻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2000亩,其中百亩以上种植户占比达35%。为应对稻飞虱、二化螟等病虫害高发态势,镇政府自4月20日起启动“镇村联动、分片包干”的统防统治方案,组织35支专业防治队伍深入田间,并协调供应高效低毒农药12吨。
白水镇木梓村种粮大户刘春林:“今年雨水多虫害来得猛,我这900亩田特意多请了人手。镇里提前把农药配送到田头,农技站还手把手教配药比例,现在每天能完成150亩作业,五一期间就能全部打完第一遍药。”
为确保防治效果,白水镇建立“包村干部+农技员+农户”三级责任体系,对集中连片区域实施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标准的“三统一”管理。针对丘陵地带机械难进的问题,特别组建人工防治突击队,目前已覆盖全镇21个自然村。
白水镇二级主任科员刘浪:“我们统筹调配200余名防治人员,重点对零散田块、沟渠边坡等易漏区域开展拉网式作业。通过设立3个病虫害监测点,动态调整防治策略,预计亩均损失率可控制在5%以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